2018年9月13日 来源:珠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
2008年以来,在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局的领导下,市生产力促进中心(简称“中心”)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培育的受理窗口,认真开展高企认定与培育申报的辅导培训、注册、预审、受理、核查,以及高企日常管理和运行监测等相关工作。
2018年以来,中心贯彻落实《珠海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的行动方案(2018-2020)》,把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首要举措,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提升工作效率,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科技服务,力争做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、规模壮大与创新能力提升并重。截止目前,已顺利完成两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受理工作,高企申报注册工作出现爆发性的增长。
一、思想重视,准备工作务实有效。年初,在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领导的指挥下,中心各级思想重视,把高企申报认定和培育工作作为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内容,联合各区科技、统计、税务等部门组织7场培训会,积极宣传有关创新驱动优惠政策,近3000人参加;5月份,为增强高企申报认定和培育的影响力,在高新科指导下,中心联合各区科技部门,开展了4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业务有关知识的培训会,约1200人参训。
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作风大转变的决策要求,方便企业办事,中心主动作为,在原有的QQ群、政务短信平台、网站等方式为企业服务之外,5月份,及时开发了中心微信公众号,企业在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注册登记绑定后,中心在第一时间定向推送有关申报政策文件、高企申报进度信息和微信预约纸质资料提交时间等。公众号的使用,为企业提供及时了解信息、快速处理业务、准确开展咨询等服务,减少企业等待审核接收资料的时间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二、攻坚克难,树立良好窗口形象。2018年,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出现了较大的变化,高新技术企业网上申报业务转移到“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”办理,要求企业在国家高企认定管理网、省阳光政务平台、省网上办事大厅三网中均要进行注册。由于“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”的业务软件开发存在严重滞后和不完善问题,导致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大量无法填报、填报数据反复丢失等问题。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申报难度,也导致我中心在受理、审核工作中须进行大量的答疑与反复审核工作,加重了审核工作压力。在5-7月的申报高峰期间,中心受理窗口的3台电话,每人每日单台电话咨询量就达到近100次,QQ工作群每日线上答疑信息量也非常巨大。中心安排专人与省科技厅高新处业务主管人员直线沟通,对接企业申报过程中的问题,确保答疑的准确性和及时性。在高强度的答疑工作中,工作人员始终保持耐心专业的态度,及时解答网上申报问题、高企受理技术问题,指导企业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申报工作,坚持了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。
三、积极作为,市区联动严格把关。在局机关具体指导下,中心与各区科技部门积极联动,一是及时组织专家预审,中心按照局高新科安排,联合各区科技部门,在各区对全市约1461家企业申报材料进行预审。预审工作分别在香洲、金湾、斗门、横琴新区(保税区)、高新区、高栏港区、富山工业园组织两批次共14场预审会。二是把好质量关,预审工作采取专家与申报企业“一对一”面对面交流的形式,评审专家根据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专家评价表》的相关内容,对照企业申报材料提出意见建议,引导企业正确理解高企申报指标,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判断是否达到高企认定标准,同时帮助企业查缺补漏、完善资料,提升评审通过率。同时,由各区科技部门前期对申报企业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,出具推荐意见,中心形式初审合格后才正式提交网上系统。
四、把握重点,扎实抓好形式审查。2018年,是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的第一年,也是对去年未通过高企申报、今年再次申报企业实施补助的政策落实年。局机关提出更高要求,除了正常的网上形式审查和资料审查外,对已完成网络申报成功企业的纸质材料进行真实性、与网上申报的一致性、符合性、资料时效性等进行再次核查。8月份以来,中心集中组织专家,分两期对企业进行更加专业彻底的核查。目前,中心通过专家的集中核查,已基本完成对申报资料中的存在问题的最后确认。下一步,中心将配合局主管科室对有问题的企业资料做好相应的处理,将省专家评审意见反馈至企业、做好企业申述及复核等工作。
另外,根据省厅通知和局里安排,近期,中心审核了1478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运行监测运行表半年报、年报近3000项,日常受理高新技术企业更名38项,在对146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区外高企进行了年报统计的基础上形成了2017年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的分析报告等工作。高企认定与培育工作的持续高质推进,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